她们,为千年盐湖增添七彩光芒 ——记山西运城盐湖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巾帼身影
时间:2023-06-16 16:54:29 点击量:

    公司副总经理兼盐湖堤埝项目负责人杨素平接受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姜军旗的采访,她是“铿锵玫瑰”,生态治理显身手,她是“无畏金兰”,急难险重冲在前,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被大家称作“最美盐湖攻坚者”!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的盐湖上,三五成群的反嘴鹬展翅掠过水面。环湖绿道上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七彩盐湖在远处的中条山映衬下犹如一块巨大的调色板,绘出了这座城市4600年的盐运辉煌史。

    位于黄河岸边的山西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的盐湖静静地偎依在中条山下,特殊的地理构造,让这里成为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盐湖考察时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并在盐湖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撑起了“半边天”,在盐湖重放七彩光芒的追光之旅中,她们既是追光者,同时也散发着青春的光芒,吸引更多人加入盐湖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守护与传承中来。

    从“一池雪”到“七彩湖”
    “以前这里是盐化工生产专用运输道,芒硝运输车抛洒严重,整条路白茫茫一片。”杨素平是负责盐湖生态修复项目的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站在干净整洁、色彩斑斓的“七彩盐湖”绿道上,她对千年盐湖的今夕变化很是感慨。

    运城盐湖位于中条山北麓,古称河东盐池,素有“千古中条一池雪”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随着海盐、井盐开发力度加大,运城盐湖从食用盐开采逐步转向化工产品开发。但长期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工业污染、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盐湖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道路坑坑洼洼,芒硝到处抛洒,堤埝损毁严重,垃圾成堆、杂草丛生……”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历史风貌,再现“七彩盐湖”,2020年9月,运城市全面叫停盐湖周边工业生产。2021年,盐湖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通过堤埝整治、江道疏通、垃圾清理,让盐湖恢复应有的生态面貌。

    与此同时,当地还出台《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运城市盐湖保护条例》,持续加大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通过对盐湖的垃圾清理,污水直排的治理,以及中条山一带采矿企业的取缔和山体的修复,盐湖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021年,盐湖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项目开始实施,本着‘非水即绿’原则,对盐湖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性开发。对湖中生长的植物进行保留,尽量保持原生态,在堤埝边坡栽种黑麦草、披肩草等特定植物。同时,用椰丝生物毯加固堤埝,在提升绿化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原有生态的保护。疏浚江道以保证水循环,达到保留盐湖原生态的目的。”杨素平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畦块清淤后,水域面积扩大了。江道疏浚后,防汛抗洪调控能力提升了。堤埝平整加固、绿道铺设后,人们能够漫步其间,零距离感受“七彩盐湖”。

    盐湖北岸的滨湖大道边,七彩坡画上“盐化工业遗址”六个大字格外醒目,曾经的盐化厂房,颇具年代感的烟囱,与新修的木质栈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已经成为盐湖畔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关妍是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的副主任,她所在的“盐保中心”办公楼,改建前是盐化局彩印厂的车间。“虽然都是围绕盐湖,但原来是‘生产’,现在是‘保护’。”
    关妍告诉记者,随着盐湖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盐湖边上以前没有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大天鹅、火烈鸟已连续3年来到盐湖越冬,火烈鸟、天鹅、反嘴鹬、大鸨……目前共记录鸟类有220多种,特色植物资源有30多种。”在关妍看来,这是大自然对盐湖生态修复和改善的肯定。

    为千年盐运文化注入新内涵
    作为华夏文明的滥觞之地,几千年盐运历史造就了运城丰富的池盐文化,留下了以盐池禁墙、池神庙等为代表的诸多古迹,传承千年的五步产盐法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运城盐湖相守的中条山里,始凿于西周初期的虞坂古盐道上,盐运车辙印如今仍清晰可见。

    2021年秋季一场特大暴雨席卷山西。大量客水涌入相对封闭的运城盐湖,对盐湖生态造成很大冲击。为了摸清盐湖水系的家底,关妍策划并牵头开启了基于保护盐湖目的的水系大调研活动。

    从周边古村落到黄河入晋口,从河津龙门口到太原晋阳湖,一路追寻,一路感动。

    越走近,越热爱。从调研之初的五味杂陈到如今对盐湖保护的深度思考,“盐文化”保护座谈会、我“卫”盐湖活动、鸟类保护座谈会,“护飞”行动,寻找“最美盐湖守护者”,打造中条盐池地质馆、生物多样性馆和人文资料馆……关妍已经把自己和盐湖紧紧地融在了一起。

    “我们所挖掘的,不单单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古老的盐池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传承,也是我们的另外一个使命。”关妍说,此次水系大调研的目标是期望从水系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角度,让盐湖早日恢复山清水秀、河畅景怡的秀美风光,让运城文化滋养、催生出更多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和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盐湖北岸,嵌入古城墙的河东池盐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古老池盐文化的专业博物馆。2021年11月开馆后,这座浓缩了运城4000多年盐文化的展馆,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全方位了解河东盐文化、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通过了解池盐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馆长潘海珍希望每一个从博物馆走出去的人,都能成为宣传池盐文化、保护美丽盐湖的生动践行者。

    运城盐湖不仅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承载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运城市盐保中心四楼的生物多样性展馆,各类丰富的动植物标本以及微生物标本,让人仿佛置身一座大自然博物馆。

    “近些年,中条山和盐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科研院所。”据关妍介绍,从2021年开始,运城市盐保中心就先后与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了5位博士的工作室、两个实验室、3个野外观测点,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

    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是土生土长的运城人,一直致力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2023年1月,运城市盐保中心同山西大学合作开展了盐湖生态环境本底调查与研究项目。“为盐湖做奉献是高尚的事业。”作为2022年度“最美盐湖守护者”,程芳琴表示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盐湖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贡献。

    从晾晒盐运到生态文旅,从工业遗址到科研基地,千年盐湖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华丽转身的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重新绽放出七彩光芒。

上一篇:净湖护湖 水投在行动        下一篇:沿着盐湖看发展|“内外兼修”鸭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