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南路53号 邮编:044000 电子邮箱:ycstbgs@163.com
电话:(0359)2661668 传真:(0359)2661669
版权所有: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晋ICP备17003536号
这则成语典故,发生在河东芮城县学张乡段村,一说在盐湖区段村,公元前 401 年。见《孟子·滕文公下》、《淮南子·修务训》、《高士传》。
段干木是晋国人,《北史》说他是老子的后人,与孔子弟子卜子夏为师友。当时的名士田子方、李悝、翟璜、吴起等在魏国任官为将,只有段干木坚守道德而不愿出仕。魏文侯登门拜访,段干木却翻墙躲开。快到门前,魏文侯总是从车坐上站起依凭轼木而致敬。仆人问:“他一介平民,怎么能让君王对他凭轼致敬呢?” 文侯说:“他不趋附权势名利,心怀君子的道德,虽隐居在偏僻陋巷,声望却远驰千里。我怎么敢不凭轼致敬呢?他光耀的是德行,我光耀的是势利;他富足的是道义,我富足的是财产。势利不如德行尊贵,财产不如道义高尚。”诚心请求干木做他的宰相,干木却高卧段庐不起。百姓讴歌道:“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周安王六年(公元前 401 年),秦国兴兵要攻伐魏国,大夫司马唐劝谏道:“段干木是个贤人,而魏君礼拜他,天下都知道,没有办法加兵动武啊!”秦君深以为然,乃按兵不动,此后三十年不敢进攻魏国。
这则成语典故,亦作“干木逾垣”,歌咏了贤人隐士不图仕宦、自甘清贫的恬淡人生;表示君王礼贤下士,自然天下归心,就连敌国也会给予敬畏。比喻道义为天下所重,奉行道义乃是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