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时间:2023-08-04 17:54:31 点击量:
1、山西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第4部分:施工单位》(DB14/T 2557.4-2022)何时发布,何时开始实施?
答:山西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第4部分:施工单位》(DB14/T 2557.4-2022)于2022年10月20日发布,2023年1月20日开始实施。
2、什么是见证取样?
答:在监理单位或项目法人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3、什么是质量控制点?
答: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控制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包括施工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测量等因素,以及需要专门、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或者控制途径。
4、什么是首件工程?
答:采用同一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施工的第一个单元(工序)工程或部分工程。
5、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水利工程,并对其施工质量负责。
6、预应力筋张拉方法有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
7、施工单位应依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合同文件,制定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8、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经单位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审查。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文件需修改时,应按原批准程序报批。
9、工程实体质量策划宜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与其他手段系统实施。必要时,可编制专门的质量计划。工程实体质量策划应以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10、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根据单元(工序)工程特点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需求,设置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控制点,明确质量控制点名称、控制内容、控制措施、检验标准及方法
11、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内设部门及岗位。内设部门宜包含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设备、计划合同、试验室、测量队等。
12、项目经理应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13、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宜配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质检员、检测员、测量员等。
14、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主要人员变更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变更手续。变更后人员能力应符合合同约定,且与其岗位需求相适应。
15、合同实施前,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掌握合同内容及技术要求。
16、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监理机构签发的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
17、施工单位应依据项目需求经评价后选择分包单位。对潜在分包人的评价应包含下列内容:①营业执照、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②财务状况、工程业绩与社会信誉;③人员结构、执业资格和素质;④施工机具与设施;⑤专业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⑥协作、配合、服务和抗风险能力
18、分包项目实施前,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对分包方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审批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方案
19、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依据法律法规、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及合同文件,制定项目施工技术标准清单,报监理机构审查,并定期核查更新
20、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参加设计交底会议,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项目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的重要部位、环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并对设计交底内容签认
21、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自审,形成自审意见,报监理机构。施工图自审应包含下列内容:①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盖章、校审签字;②地质勘察资料是否齐全;③图纸、设计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④设计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强制性标准规定;⑤施工图中各种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⑥施工图相互间有无矛盾,是否存在错、漏、缺等问题;⑦设计是否存在不能或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导致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2、项目经理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质量策划结果及现场施工条件等,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审查。施工组织有重大变化时,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或补充,并重新报监理机构审查。
23、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①编制依据;②工程概况;③施工总体部署;④施工重点与难点;⑤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⑥质量目标与质量保证措施;⑦特殊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⑧安全生产、防汛度汛、文明施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⑨资源投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临时用地等附图、附表。
24、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通过工艺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试验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技术人员和试验人员编制试验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批。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按照批准的试验方案做好人员配备、材料及机械投入等工作,并组织实施现场试验。试验完成后,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整理分析试验成果资料,评价试验效果,并形成试验成果报告,报监理机构确认。
25、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参加测量基准点移交,现场检查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技术文件,确认无误后在交验记录上签字,并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26、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27、工程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28、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依据合同约定、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及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
29、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通过外观质量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核验、材料复检等措施,实施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设备进场验收。
30、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设备自检合格后,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填写进场报验单,报监理机构核验。
31、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前,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对其质量进行核查。不合格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设备,不得使用
32、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配备满足项目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环保要求的施工设备及设施。
33、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对进场的施工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机构核查。
34、施工设备进场验收应包含下列内容:①规格、型号、数量、性能;②完好状况;③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计量设备检定证书、特种设备安全检定证书;④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35、测量设备进场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①规格、型号、数量、精度;②设备合格证、检定证书;③测量人员资格;④测量软件配备;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相关记录等。
36、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选择分部工程或单元(工序)工程的第一段作为首件工程施工,检验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7、首件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价,提交施工总结报告。施工总结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①施工组织;②施工工艺标准;③资源配置标准;④质量控制点及质量保证措施;⑤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38、首件工程经自检合格后,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向监理机构申请验收,并提交下列资料:①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资料;②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③施工记录、质量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影像资料等;④工程实体、外观质量检测报告;⑤施工总结报告。
39、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不准未经风险辨识就作业;不准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就作业;不准未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就作业;不准没有监护就作业;不准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应急装备作业;不准未经审批就作业;不准未确定联络方式及信号就作业;不准未经培训演练就作业;不准未检查好应急救援装备就作业;不准不了解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就作业。
40、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按照规范要求和合同约定开展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及时掌握工程质量。
41、今年六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42、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依据合同约定、设计文件、相关技术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向监理机构申请验收。
43、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后,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在 30 个工作日内向项目法人办理工程的交接工作,交接过程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双方交接负责人签字
44、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制定质量管理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依据、内容、步骤、对象、人员、时间、方法和记录等。
45、灌注水下混凝土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①初灌混凝土时,导管下部底口至孔底距离宜为0.3~0.5m。②初灌混凝土时,储料斗的混凝土储料量应使导管初次埋人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1m;初灌的储备量应计算确定。③灌注应连续进行,导管埋入深度应控制在2.0~5.0m;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下端时,导管宜深埋,并放慢灌注速度。应及时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并填写灌注记录。④灌注的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加高0.5~0.8m;桩头宜人工凿除。⑤应随时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⑥桩径大于1.0m或桩体混凝土量超过25m³的单桩,灌注混凝土时应留一组混凝土试块,反之,每个灌注台班留置混凝土试块不应少于一组。
46、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指定专人逐日记载从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之日止的施工情况,形成施工日志,并保证内容真实、连续和完整
47、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按月编制施工月报,经项目经理签字、盖章后,报送监理机构。
48、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应明确施工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组卷和保管工作。
49、 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方法有表面封闭法、注射法、压力注浆法、填充密封法
50、什么是混凝土施工缝?
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接缝。

 
上一篇:100条安全常识        下一篇:水利设计应知应会